通知及工作动态 更多 >
  • 2023
    07.25
    为展示大型仪器设备支撑学科发展作用,激发大型仪器共享机组干事创业澎湃活力。我校梳理共享机组典型案例进行展播,供大家交流借鉴。本期介绍化学化工学院核磁共振共享机组(机组成员:龚成斌、罗群力、陈贵华)。一、仪器信息化学化工学院Bruker Avance III 600M Hz超导核磁共振仪隶属于化学化工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该设备原值430万元,主要用于物质的结构分析和鉴定,是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及教师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重要保证。每年测试约12000个样品,是学校共享仪器的排头兵,年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机组”。二、仪器共享管理方面该仪器自2017年加入校共享平台以来,采取校内共享模式运行,除服务我院师生外,还一直为校内材料学院、药学院、生科院、桑蚕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柑橘所、资环学院、动物医学院等兄弟学院提供核磁测试服务,为相关单位的师生测试提供了极大便利。仪器由陈贵华、龚成斌、罗群力负责,在日常管理中机组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建立“氢谱优先、急样预约优先”的测试机制;使用测试平台、微信群发布仪器维护、测试信息,构建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为了确保仪器的有效维护,机组实行“专人负责,两人共同维护”的管理模式,每年轮换一次维护人员,仪器故障专人跟踪维修进度;为了确保样品得到及时测试,机组内部采用轮流值班模式,营造了良好的机组工作氛围;为了确保用户及时获取测试数据,仪器配备了专用的服务器,测试完成后第一时间上传测试数据;同时,节假日和周末机组人员也会根据平台预约情况进行加班测试。三、仪器共享使用成效在助力科学研究方面,该机组助力我校化学、药学、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取得多个国家、省部级项目,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如支撑化学化工学院郭其祥教授团队在“基于亚胺活化的手性醛催化”原创性科技成果方面的工作,支撑化学化工学院彭云贵教授在“重氮膦酸酯的高效转化”,官智、何延红教授团队在“酶、光、电催化的不对称合成方法研究”,周成合、杨大成教授在药物设计与合成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确定产物分子结构方面该机组服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测试结果每年支撑了科学研究项目80余项,全校发表论文发表100余篇,其中高水平的论文10篇以上,也为学校引进和稳定高水平人才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平台支撑。在支持本科教学方面,依托该设备,机组还开展了本科生实验教学、创新创业项目训练,极大的提高了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依托该仪器,本科生参与“互联网+”、化学创新实验大赛、化工设计竞赛等6大A级赛事,近年来,在该仪器支撑下我院学生获准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5项,其他创新创业训练计划80项;本科生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一级赛事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00余项,其中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服务社会方面,为在川渝地区的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医药化工等企业提供测试及结构解析服务,如福安药业集团、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重庆柳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安凯特制药有限公司等制药企业和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提供测试分析服务,为企业创新和新药研发、项目申报工作提供了关键检测分析和数据支撑。近年来为相关企业协助申报项目20余项,新药开发50余个,其中即将临床实验的新药5个。依托该设备,为重庆凯林制药有限公司开发了药物中间体杂质含量的定量分析检测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困扰公司多年来杂质含量不准确的难题。机组还与广安凯特制药有限公司、重庆药友制药责任有限公司等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助力我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成果转化。(供图供稿:龚成斌、罗群力、陈贵华;初审:李朝明;复审:李立新)  
  • 2023
    06.29
    为展示大型仪器设备支撑学科发展作用,激发大型仪器共享机组干事创业澎湃活力。我校梳理共享机组典型案例进行展播,供大家交流借鉴。本期介绍农业科学研究院透射电子显微镜共享机组(机组成员:周燕、丁碧月)。一、仪器信息农业科学研究院HT7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国资编号:18A15880),隶属于农业科学研究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能够同时满足生命科学、纳米材料样品超微结构形态观察的需求,且具有荧光联用的功能。该设备在西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考核工作中表现突出,连续两年获评西南大学度“优秀机组”二、仪器共享管理方面该仪器由周燕老师和丁碧月老师专人负责,实行专管共用,为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管理老师定期进行设备维护,确保设备使用状态良好。在仪器预约使用审核方面,借助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化服务平台,仪器的基本信息、收费价格等都在系统上面全面公示,方便学生网上查询和预约使用。   三、仪器共享使用成效在对外共享方面,2022年该设备年使用总机时达1800小时,服务科研、技术开发项目47项,对外单位服务比例达93.5%。服务对象涵盖校内外相关单位,如青岛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样品类型多样化,包括动植物组织、昆虫、微生物的超薄切片观察、纳米材料的形貌观察等,在农学、植物保护、药学、材料与化工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在助力科研方面,自2018年到位安装以来,累计支撑用户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Small Methods》、《Biomaterials》、《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特别是在支撑校内外单位科研工作者在肿瘤免疫治疗、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等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要进展。在助力获得成果方面,仪器支撑科研团队获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重庆市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支撑3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2人次,为学校各类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支撑。在服务社会方面,仪器机组年平均接待校内外参观人员200余人,包括科技部、重庆市科技局、重庆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专家领导。同时,依托共享平台每年6月、12月“大型仪器共享活动月”,积极邀请仪器工程师及各领域专家进行操作及应用培训,帮助新进师生更好的了解该仪器功能与应用领域,为我校科研工作者更全面、深入的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台仪器
台正在使用
台待机中
台出故障
使用机时排行(2024年) 更多 >
正在使用的仪器 更多 >